“沉默是金”是出自《論語?為政》的一個成語,在正規(guī)詞典中并無釋義,意指一個人行為處事應(yīng)少說話,多思考,保持沉默更為可貴。 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沉默是金”確實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更是個人品質(zhì)的一種體現(xiàn),在紛繁雜亂的世界中確實需要我們加強(qiáng)這方面的修養(yǎng),少說多思多干,默默奉獻(xiàn)方是吾輩所為。 但是對安全來說,再這樣就不行了。不僅“沉默是金”應(yīng)改成“婆婆嘴”,我們常說的很多俗語都必須改。比如:“刀子嘴、豆腐心”改成“刀子嘴、刀子心”;“睜只眼閉只眼”改成“擦亮雙眼”;“得饒人處且饒人”改成“得理不饒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改成“吹毛求疵、錙銖必較”等等。乍一聽起來,管安全的這些人不是太可怕了? 是的,在某些方面,管安全的人就不能做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人”,只能當(dāng)“惡人”。只有把“惡人”做好做到位了,我們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人”。因此,對安全,沉默不再是金。 安全方面有問題,無論問題大小,我們必須及時指出來,必要時還要“小題大做”、“舉一反三”?!鞍踩a(chǎn)無小事”,很多小事出來后若得不到徹底解決,則可能患變成大事。因此,只要不按制度標(biāo)準(zhǔn)執(zhí)行,無論執(zhí)行偏差度大小,必須立即制止,否則一旦突破原則后,整個形勢將不再可控在控,后面再來扭轉(zhuǎn)就太難了。 管安全,首先,必須打破沉默。要多說,敢于說,善于說,即便不能說到別人心甘情愿不再違,能說到別人不厭其煩、不甘其擾不敢違也就算成功了。(楊彬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