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對于我們來說,有不可預(yù)期的可能性,充滿了魅力。 從現(xiàn)在開始,如果以這樣的心態(tài),去“迎接每一天”:像一位資深的鋼琴家,在生活的琴鍵上,十個指頭不知疲倦地、充滿激情地按動,就一定會彈奏出和諧美妙的音樂。 人生,會被一連串的夢想支配著,夢想成全了我們的人生。因?yàn)?,一個人有夢想生命才有交代,,活著才覺得有意義,才感到有滋味,體味生命的美好。 人生是對歲月的回眸,夢想就是與歲月的較量。只要有夢想,就能征服歲月。 霍金那么無助,坐在輪椅上,生命指針的跳動隨時都可能戛然而止。然而,他的思想出色地遨游于廣袤的時空;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不斷地憧憬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剛剛謝世的輪椅作家史鐵生,原來是最有天賦的長跑運(yùn)動員,卻十五年如一日,去地壇“迎接每一天”,用殘缺的身體書寫著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迎接每一天”,是用心生活的智慧。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但一切將會過去。 積極而勇敢地面對,過去了就讓它過去罷!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重新開始,從頭再來“迎接每一天”,你會走得更好、更遠(yuǎn)、更踏實(shí)。 否則,多少個美好的日子,會在猶豫徘徊中失去;多少流金歲月,會在悲傷失望中溜走。 對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顧或望而卻步,就不會以“迎接每一天”的姿態(tài)去揚(yáng)帆起航。 邁開自己的步伐,路就在你的腳下延伸;只要你揚(yáng)帆,就會有八面來風(fēng),助你在人生的海洋里遠(yuǎn)航。 “迎接每一天”,又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百歲楊絳,坐在了人生邊上,仍然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 她對名和利從未有過任何追求。對自己,低調(diào)是自然而然的事,而對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她視自己——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當(dāng)然,低調(diào)有時候也會被人誤解,誤讀作清高、孤芳。 而她以為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屬于自己的。保持知足常樂,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把忍受變?yōu)橄硎?,同樣是一種快樂,是精神對于物質(zhì)的一大勝利。 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時間在跑,地球在轉(zhuǎn),即使同樣的地點(diǎn)也沒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她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 細(xì)想至此,她心靜如水,她說她希望:就這樣平和地去迎接每一天。 (撰稿人 邵玉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