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80年代家庭愛情劇《幸福來敲門》 剛開始被這部電視劇吸引,是因為那閃了幾個鏡頭的天安門夜景,和屬于80年代特殊的旋律。也許是因為出生于80年代尾巴的緣故,我一直抱著懷舊和祭奠的心情仰望那個時代的所有細節(jié),對那段歷史有著偷窺般的想接近。 《幸福來敲門》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繼母》,這個女作家筆下的故事是從不缺乏生活幽默的情趣和對人性心底溫情的追求。她用另類的角度與時尚幽默的橋段講述了一個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時期的半路夫妻的故事,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揭示了生活種種的糾結(jié)和矛盾。 江路,可以說她是80年代最時髦女性的代表了,張揚的個性,大耳環(huán),喇叭褲,大波浪發(fā)型,和時不時爆發(fā)出的爽朗笑聲,既惹人爭議,又讓這個女人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神秘的魅力。她看上去有著市井女人的精明,但笑起來,用北方話說,又有點缺心眼兒。如果說嚴歌苓將這個精心雕琢的人物推向觀眾,那么蔣雯麗便是將這個人物淋漓盡致演繹出來的最佳人選。她的房間里,木質(zhì)的窗框,白色勾畫桌布,搪瓷杯子,壓玻璃板的桌子,每一個畫面都勾勒出了那個時代的輪廓。 中年男人的愛是深沉的。孫淳塑造的宋宇生,堅韌,執(zhí)著,堅守著對生活對愛情的信念與理想,這打動了所有人的心,我們追求的愛情其實不過如此吧?!八斡钌莻€簡單而執(zhí)著的人,他固守著對愛的追求,盡管生活里有許多磨難,但愛來臨的時候,他還是伸手去接了?!睂O淳這樣評價宋宇生。心中懷有抹之不去的信念和純真才能追求到真愛,這個年代,我們需要相信,這樣的純真才能有簡單和諧的幸福。 第一次接觸蔣雯麗和孫淳這對搭檔,還是在電視劇《好想好想談戀愛》里,蔣雯麗飾演的譚艾琳這個近乎神經(jīng)質(zhì)的小女人,對孫淳飾演的伍岳峰這個不婚男人有著歇斯底里的控訴。這次他們的再度合作,甚至圓了好多人的幻想,譚艾琳和伍岳峰終于在一起了。 一個三十多歲依然風情萬種的女人,和四十多歲頗具魅力和個性的男人,他們的結(jié)合是多么讓現(xiàn)代人羨慕。但是由于年代、觀念以及宋宇生復雜的家庭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的道路注定坎坷。劇里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描述一個女人,是怎樣為了自己心愛的男人,力排眾議,放棄事業(yè),放下尊嚴,任勞任怨,動用自己的智慧和所有的能量來改變宋宇生一家老小對自己的成見的,只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愛。江路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宋宇生的愛,她就知足了。女人,就是這么傻,傻得很快樂。當小兒子宋雋下意識的叫她媽的時候,蔣雯麗哭了,我也哭了。幸福,太來之不易了。 之后江路懷孕了,可是與此同時在云南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也隨之而來。悲劇又一點一點的蔓延開來。兩個人的結(jié)合本來就是帶著彼此的過去,可是當真的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時候,那個原來真摯的、無法抗拒的愛情去哪兒了呢?在他們決定離婚但是還沒有分開的那幾集里,是我最難受的地方。一個心灰意冷的女人,還是可以盡妻子的最后一點職責,依舊一絲不茍、細心體貼的做好每一件事。幾次宋宇生拉住她的手,可是還是放開了,經(jīng)歷了那么那么多坎坷,心里的結(jié)就那么重要嗎?我不懂,我以為在感情面前,那些都不重要。 有人說,結(jié)局很不完美,交代的過于草率,既然決定離婚,為什么江路還挺著大肚子和老太太和孩子們包餃子過年,還有江路和宋宇生在門口的對話,都說清楚了嗎,半年前橫在兩人心里的結(jié)都解開了嗎?這是好多人的疑問。 還記得張愛玲說過一句話,生活就不妨像水,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無論多么轟轟烈烈的愛情,無論多么糾結(jié)和矛盾的家庭,都是平凡而真實的生活。點點滴滴的感動,已經(jīng)讓孩子們和老太太接受了這個簡單而執(zhí)著的女人,最后一家人彼此的理解與融合真的是水到渠成了。 不管怎么說,這部電視劇是用了心的,不管生活在什么時代背景下,不管曾經(jīng)有怎樣的磨難,也不管未來將有怎樣的艱辛,它溫情回顧了那個時代的所有細節(jié),包括愛情,包括家庭,更包括人們心底不敢表露的熱情和向往。 當劇終的時候,我呆呆地坐在電視機前,問問自己,我們幸福嗎,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是否對自己心底的聲音置若罔聞過?我們是否因為考慮別人的眼光而對幸福選擇放棄過?我們是否因為一個又一個的磨難而喪失向前奔跑的力氣?我們是否因為一時的沖動和狹隘而傷害了最親愛的人?也許我們應該學學江路,隱忍而堅持,簡單而堅定。 它真的感動了我們,感動了每一個從80年代走過的人,也感動了每一個不曾接觸那個年代的人,不僅因為它的劇情故事和演員的完美演繹,更是因為我們心底不曾停止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