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們成長時,我們要放棄童真;當(dāng)我們成熟時,我們要放棄單純;當(dāng)我們遠(yuǎn)行時,我們要放棄家鄉(xiāng);當(dāng)我們學(xué)習(xí)時,我們要放棄娛樂;當(dāng)我們拼搏時,我們要放棄安逸。 我們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地獲得與不斷地放棄中進行著。正如春蠶的蛻變必須放棄溫暖的絲繭;正如果子的成熟必須放棄支持的樹枝;正如鳥兒的成長必須放棄母親的庇護。于是,我們便在一個個的放棄中收獲了??梢哉f,放棄是獲得的前提,只有真正懂得放棄的人,才能有真正的收獲。 放棄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懂得放棄的才是最好的。倘若我們在正常的取舍間總是猶豫,那么最終將是一無所獲。譬如在書店里同時看上兩本書,可所帶的錢又不允許兩本一起購買,這時的你該怎么辦呢?也許有人會說都不買,也許有人會說等回去拿錢了再來買,也許有人會說挑一本相對比較好的買。在這里我并無意對前兩種觀點進行攻擊,我只是想說,假如是我的話,我會選擇第三種。其實選書與人生是一樣的,哪本書更適合你,你更想要,與哪種生活更適合你,你更想過的道理不盡相同。兩本書都不買的人是武斷,不經(jīng)思考;兩本書都買的人是貪心,占有欲強;兩本書只買一本的人是精明,懂得取舍。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常常也會遇到這種進退兩難的境況,但只要學(xué)會適當(dāng)放棄,我們就會獲得新的收獲。 放棄的不一定是可以相守的,懂得放棄的才是真正了解愛情的。其實關(guān)于放棄,更多人想到的是愛情。愛情中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糾纏,一如李煜詞中的“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愛情中,放棄往往代表著成全。這就好象小時侯為了取悅好友而將心愛的玩具拱手相讓,好象高三時為了博得未來而將自己的娛樂雙手呈上。我們在放棄中成全了別人,但是我們樂不思蜀。因為我們獲得的可能是一段遠(yuǎn)遠(yuǎn)高于愛情甚至穿越生死的友誼,更因為我們獲得的可能是放棄后最終尋得的真愛。想起一首歌“很愛很愛你,所以愿意,舍得讓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飛去。”放棄的成全是如此美麗,讓人不禁潸然落淚。 放棄如同在放風(fēng)箏時掐斷了線,讓其高高地自在飛翔;放棄如同為了讓鳥兒回歸藍(lán)天,而讓其自由翱翔;放棄如同將煩瑣的心事訴諸小紙船,一任它漂泊最終消失。放棄,我們要學(xué)會放棄,來迎接收獲。(楊彬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