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物質(zhì)構(gòu)造來看,人與其它哺乳動物一樣,差別僅僅就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那就是心。最應(yīng)該重視的,人們往往視而不見。對于心,孟子曰:人人有貴于已者,提醒人們要以擁有心而珍視。心是一種自覺的能力,它是天賜予人類所獨(dú)有的,西方人講它是“靈魂”,佛法講它是“神識”。 漢字有心地、心田、心宅、心路、心眼等許多說法,足以說明我們的先人確有智慧。如果說心是宅院,那么破屋漏房必定要使人顛沛流離,而方正明亮的房屋必定使人從容安寧;如果說心是田地,那沙漠鹽堿地必定長不成莊稼,而水草肥美必定是魚米之鄉(xiāng);如果說心是道路,那么崎嶇坎坷的山路必定使人挫折磨難,而一馬平川的高速公路必定使人平穩(wěn)通暢;如果說心是眼睛,那太多的眼睛必定分散了注意力,而憨憨的一只眼才能聚出如炬的光線;如果心是樂曲,那豐富齊全的樂符才是奏出優(yōu)美浪漫的旋律,五音不全只有拗牙曲折不堪聽。 既然心是上蒼來賜予的,它要奉行天命,那么無論您得到了怎樣的心,都要去接受它。您唯一能做的便是去修,而修養(yǎng)、修習(xí)、修煉的唯一途徑,不外乎閱讀與思考。 心屬靈的范疇,肉體有性別,而心靈無性別;肉體有實(shí)物,而心靈無體征。它跑來跑去,無蹤可循,所以人們常說“心路難尋”。尋找它,別人管不了,只能靠自己。 有人說,世上本無路,只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墒?,一旦人們不走了,這條路便會逐漸荒蕪,漸漸被雜草淹沒。心路豈不是同樣的情形?如果不閱讀、不思考,它便會蕭條、便會堵塞,漸漸地,心路消遁了,丟失的人便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隨著科學(xué)的發(fā)展,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已研究出心臟具有記憶、貯存及感受功能,難怪我們偉大智慧的祖先所造的語言中有心愛、心痛、心疼之說,而不說腦愛、腦痛、腦疼。不久的將來,科學(xué)成果會使不善思索意識形態(tài)的人們也能認(rèn)識到:聰明來自頭腦,而智慧來自心靈。 僅此一點(diǎn),讓我們好好地去修心吧!
|